2010年3月31日 星期三

風乾煙燻火腿

2010/03/29 想吃啊~~~

這幾天在花蓮最受歡迎之一的誌窗裡面飄著一朵疑雲,有黨主席之稱的版主以及幾位陽光少年黨員頻頻放出風聲,說某家店的三明治多好吃又多好吃,一會兒說有生牛肉,一下子又成了風乾燻火腿,惹得一番子人興起直問伊在何方?偏偏這些放話人又不肯明講,說是難得有這樣的店家,翻出來怕客人太多讓品質下降,搔得一夥人心底直發癢。

好吧,你要當部長就給你當囉,俺去孤狗廟 ㄅㄨㄚˇ 個 ㄅㄨㄝ 總行吧!人家說「平日有誠心,急時有庇蔭」,平常多到孤狗廟參拜參拜,需要的時候就容易有回應。嘿嘿,這不就把它給 ㄅㄨㄚˇ 出來了嗎?

以前聽阿嬤講,ㄅㄨㄚˇ ㄅㄨㄝ 得問是非題,不能問選擇題,但是人和人之間的事情常常不是「一個是非題」就可以解決的,所以要 ㄅㄨㄚˇ 出個讓人接受的結果來,不管是有 ㄅㄨㄝ 還是無 ㄅㄨㄝ,「如何問」是很重要的。

在孤狗廟問話有時候這個關鍵詞很難找到,換一個關鍵詞就變得容易,所以要查到訊息「用什麼關鍵詞」是很重要的,這和阿嬤 ㄅㄨㄚˇ ㄅㄨㄝ 似乎有著異曲同工之妙?
孤狗廟雖然幾乎是有求必應,而且「的確有許多」可靠的訊息,但也「不可以永遠誠心參拜」啊!畢竟網路上「所謂的知識」是任何人都可以放上去的,對的錯的好的壞的,「不見得」都是可靠的!

拜孤狗廟必須要培養「判斷」的能力,對於能夠確定為可靠的訊息當然可以有誠心,但是「無法確定可靠」的訊息卻要以「疑心」待之。

ㄅㄨㄚˇ 到 ㄅㄨㄝ 當然是很開心啦,星期一傍晚剛回到花蓮便走過去,看到陽台上有人坐著喝咖啡,興匆匆地就跑上去。到樓上看見門是開著的,裡面也是有人的,門上掛的牌子卻是寫著「Closed」,不懂!
裡面的人轉頭看著我,臉上也是寫著:不懂!
這讓我更不懂,到底是什麼情況讓所有人都不懂?

還沒搞懂,門口坐著的兩位起身告訴我今天不對外營業,只是朋友間的聚會,還說歡迎我進去坐,只是沒有東西可以吃。雖然很不好意思,卻是很想進去看看,硬著頭皮到裡面坐了下來,環顧一圈,小小的空間,隨性的裝扮,舒緩的氣氛,的確是合我胃口的小店。

一會之後起身打算離開,老闆還很友善地說可以再坐會,看看報沒關係。我回說原本是想喝個咖啡,但是沒有營業我還是不要打擾比較好,轉身時居然聽見老闆說:「好啊,我煮給你。」這句話讓已經提到一半的右腳停在空中,轉頭問一句:「真的嗎?太好了!」就這樣又坐了下來**

一邊喝著咖啡,一邊讀著千呼萬喚始出來「主席的難為」,照片裡那個「黑森林火腿***」看起來的確是很像風乾燻火腿,讓我想起一年多前在義大利東北邊一個葡萄莊園 Castello Formentini 吃到的 prosciutto crudo(生切燻火腿薄片)****...那個複雜交織餘韻長留的滋味...搭著香檳入喉...突然嘴裡一陣溼潤潤...

啊~~~好想再吃一次~~~





* 週一早上在台北辦美簽,預約時間是九點,提早 20 分鐘到,現場隊伍已經排了五、六十人,都一樣是預約九點的!只能傻著眼跟著排隊...

半小時之後進去,馬上就是安檢,一群人擠在狹窄的空間裡脫鞋脫褲...帶,口袋裡的金屬用品一樣一樣拿出來,通過檢測門再一件一件穿回來放回去...

進去之後又是長長人龍,檢查文件、翻看資料、漫長等待,從最外面排隊開始共經過兩個多小時,最後的面談只有短短幾分鐘...
** 特調咖啡沒有酸味,有著多種香味,稍微帶點刺激的苦味,入喉之後有回甘的餘味,很對我味。

這間小屋沒有特別的加工,只是好友相聚的場所,氣氛非常放鬆自在,不速之客也殷勤勸留,有種可以說出許多故事的感覺,只是這故事不由我說,由杯子說,由桌子說,由屋子說...
*** 根據維基百科的說法,黑森林火腿是德國西南部黑森林一帶的特產,製作過程可以長達三個月。在歐盟國家裡只有當地產的火腿可以稱做黑森林火腿,但非歐盟國家中就沒有此項約束力,比如說在台灣的拍賣網站上就可以找到台灣生產的黑森林火腿。
**** Wikipedia 的 prosciutto 頁面說 prosciutto 在義大利話就是火腿的意思,需要耗費九個月到兩年的時間來製作,東北邊境一帶所產的就是義大利最好的火腿之一。

那裡有個美麗小城叫做璀絲緹(Trieste),就是我 2008 年九月去的地方,blog 裡有一連串的紀錄:「第一次穿高跟鞋」、「達文西密碼番外篇」、「荷蘭阿嬤的大皮箱」、「火車停在烏蒂妮」、「洗臉只洗前面的維妮綺亞」、「和老太太有緣」、「我和 Louis Vuitton 的邂逅」,以及「醉人羅馬城」。

璀絲緹也是義大利百年老牌 illy 咖啡的老家。

2010年3月5日 星期五

花蓮人膽子大?

2010/03/04 好個機車

記得以前在美國考駕照的時候,朋友千叮嚀萬囑咐,碰到路口的「停」號誌一定一定要停下來,確定安全之後再前進,只要一次沒做到就肯定肯定考不上。那時候整天都在注意路口的「停」字,看多了之後才意識到台灣其實也有這種路口的「停」號誌,而且考駕照的時候也有相關的題目,只是真的從來沒有去注意過。

一般說來在台灣這個號誌好像沒有特別被強調,但我相信大部分人,尤其是騎兩輪的時候,在巷子口還是會先減速甚至停住,觀望清楚確定安全才繼續前進,至少在都會區應該是如此。

從台北搬到花蓮最不習慣的事情之一,就是有不少人騎車到巷口會直接出來,待看到有車再急停,現在是已經習以為常,不過剛開始的時候常被這種狀況嚇到。雖然說到目前為止我碰到看到的狀況都平安無事,但是萬一有人煞車失靈?萬一汽車駕駛沒注意到?萬一汽車衝太快,看到的時候就已經太近......其實有不少的狀況可能會出事啊!

今天中午到市區辦理護照換新,回程路上就差點撞到一位騎機車的歐巴桑,當時並沒有那麼害怕,但事後回想起來卻是一把把的冷汗...

看到她的時候是在一個巷口附近,停著車在等著我前面的一輛休旅車過去,而我的車就跟在後面沒多遠處。她的臉是轉向這邊的,應該已經看到我,心想不會有人傻到已經看見還要衝出來吧?沒打算減速要直接過去。就在前面休旅車尾巴剛離開她的時候,這位不知道是眼力很差還是腦筋秀斗,居然趁著兩台車的空檔就往前衝!

哇!真神勇!

雖然我和前車的距離可能夠她衝過去,如果她油門催得夠緊而我又及時踩煞車的話,但只要一方有一絲絲遲疑就肯定來不及。就在我要收腳踩煞車的時候,這傢伙居然停了下來!就在我的正前方,踩煞車都來不及的啦!

啊~~~要出事啦~~~

*   *   *   *   *   *

這時候的身體運作大概是沒有經過左腦的吧?整個過程完全是事後回想才搞清楚的...

*   *   *   *   *   *

右腳才剛離開油門,左手已經大動作把方向盤扭過去,瞬間我的頭好像被用力甩往一邊。腦筋還沒來得及思考右腳已經踩住煞車,同時左手又把車頭拉回來,停在車道上的時候我定定地從後照鏡看著那位歐巴桑,她也轉頭看著我,然後繼續剛才「往前、停頓,往前、停頓」的模式過到馬路的另一邊。

天啊!這傢伙是有問題嗎?還是被我嚇壞啦?

不對啊,要說嚇我才真被壞了呢!她這麼突然衝出來也就罷了,居然又突然停下來!那些反射動作根本沒有經過思考,要是對向車道剛好有車呢?要是再近一點她才衝出來呢?要是我超速呢?要是我再多個幾歲,身體反應已經變慢了呢...

越想越覺得全身雞皮疙瘩...

不明白,到底是花蓮人的膽子特大,還是我這個台北俗太緊張?

膽大也好,俗仔也好,不管是哪一種狀況,總是安全最重要吧!

2010年3月4日 星期四

老火車頭

2010/01/30 暈啊暈

「爭氣」老車頭
這天要搭車到台北,原本預計中午啟程,臨時延後到下午 3:30,進入月台時意外地看到一台古老蒸汽車頭,噴著帶點灰黑的白煙,拉著嗚~嗚~的汽笛,吸引一大群人在旁邊走過來、照過去。看著這麼個老爺爺級的東西在這呼著大氣,周圍一大群人臉上都是驚訝與喜悅的表情繞著它,不禁也拿出背包裡的小歐巴三[*]當個本地觀光客,還差點忘了自己要搭的車是在另外一個月台...

後來在車上看到新聞,才曉得原來那是台鐵慶祝北迴通車三十週年的活動之一。老火車頭噴著帶點黑灰的濃煙,的確很有古早味,只不過有趣的是車廂裡的跑馬燈打著:「...環保...減少二氧化碳...」

瓦特與富蘭克林的對話
說實話我並不是個鐵道迷,只是對火車有一種特別的情感:它是我小時候坐過「最不容易」暈車的交通工具。

從我有記憶開始,只要是在快速移動的工具上就要暈,暈夠久就要吐!水上滑的就別說了,坐船絕對不能超過 15 分鐘,否則會暈到只能被攙著上岸。路上跑的是好一些,轎車通常可以撐個一小時,換成大巴小卡的話大概熬不過三十分鐘,之後就會開始有「地球繞著我轉」,嚴重時甚至有「好像要飛出窗外」的感覺。小學時候家裡到學校走路要半小時,搭公車不到十分鐘,但除非真的來不及,我寧可走路上下學也不要下車的時候暈頭轉向。

老爺爺照顧老爺爺
火車算是比較舒服的,至少可以維持清醒兩小時左右,雖然也會有轉圈圈的感覺,比起其它情況來是輕微許多的。記得有一次過年回外婆家,因為兩個弟妹還小不需要買票,一家六口坐在四個位子裏。當時我和大哥都是好動的年紀,實在耐不住這樣的擁擠,最後乾脆坐在高高的椅背上。讓我感到訝異的是那次從台北到嘉義全程都很清醒,一點暈車的感覺都沒有,那是我頭一次覺得搭車是件愉快的事!這種從來沒有過的感受讓我對火車更加深了一層好感。

推動文明的「輪」
後來家裡買了車,出門旅行變得很方便,但是回外婆家這趟長途旅行就成了我每年的惡夢...每次從台北到嘉義總要吐個三、四次,最後都無力挺坐只能軟攤在位子上。最煎熬的一次,是小三那年和幾位舅舅一起回外婆家[**],因為人多,我們一家坐在舅舅的貨車後廂。平常坐轎車就已經暈到沒力了,在貨車的後廂那更是悽慘!更糟的是堵車,那個年代車子還沒有那麼多,一般來講阻塞不算嚴重,但那年不知何故卻是很多地方都塞,順暢的時候還好,一走一停的時候就很煎熬,每次突然的停頓就會像五臟六腑要被晃出身體外的感覺。那段旅程現在回想起來能記住的不多,但是整個胃翻到快要從嘴巴蹦出來卻還吐不出東西的痛苦,仍舊像是上禮拜才經歷過的一樣...

再次接觸火車是在多年之後來到花蓮工作,選擇火車而不是汽車的主要考量,是想到坐車時候可以做點讀論文寫論文之類的事。不過幾次之後就發現,即使現在暈車情況已經改善很多***,在火車裡盯著螢幕看久了也是暈得厲害,閱讀或書寫半小時後就會暈眩將近一小時,再清醒過來都已經大半路過去了,實在是沒有多少效果,現在搭火車乾脆都從頭睡到尾,多補點眠比較實在。

  • * 歐巴三是 Olympus μ300 的小名
  • ** 按照傳統習俗過年時候舅舅與外甥是不會同一天回到家的,所以那次有可能是在其它節慶時候。
  • *** 現在搭小車是完全沒事,但是坐大車還是會暈。有一次搭乘太魯閣號,事先吃了暈車藥仍然覺得不舒服,之後再也不敢碰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