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2月31日 星期六

九州 -- 博多一番味

2011/08/28, 8/29, 8/30
吃你三天也不厭倦

記得以前不會這樣,但不記得從什麼時候開始,吃飯變得很吃飯,特別會去注意飯好不好吃,吃到美味的米飯好像就有「這餐非常值得」那種感覺。

今年暑假溜了一趟九州,待了六個白天,都住在博多站前的旅館,每天經過車站地下街都會尋看是否有吸引人的吃店。

一番街的這兩家小店,一家宣稱樣樣好吃,一家標榜牛舌美味。

吃整碗不想抬頭的好飯
舔ㄧ盤不顧形象的咖哩

百菜旬的招牌沒騙人,確實是家「飯與味噌湯與醃菜都好吃的定食屋」。

たんや雖然以牛舌招攬生意,我們卻是覺得他的咖哩真有獨到之處。

鯖魚百菜旬
這碗香Q甘甜
味道豐富恰到好處
各式醃菜讓人喜愛
咖哩牛舌燉
這碗嚼感很好
曠時熬煮入味三分
辣明太子博多必食
嚐試百菜旬是看到它正在折扣,照片上的豊後青花又肥又厚,好像不吃一次就枉來九州。

那天去的時候其實沒有對美食街的餐館期待太高,只是因為白天熱到很累晚上不想到處亂跑,相機也沒有帶到,一口飯吃下才驚覺是寶!光是青花配飯就讓我吃到不想抬頭像個劉姥姥。出得門來發現其實招牌上已經顯出老闆的自信頗高!

好吃的飯在台北延吉街的東泓食堂也有,只是後來不知道是收起來或是搬走?

走進たんや是因為它就在一番街頭,牛舌廣告就擺在入口,每天路過都覺得它在跟我招手。

老闆沈默認真的模樣,頗符合「一片一片用心烘烤」的標榜。店家主打的是牛舌但咖哩才是讓我們欣賞,加了別種穀物的飯沒有剔透晶瑩讓咖哩吸引目光,和百菜旬比起來這飯多了口感少了甜香,卻更加引起舌頭對咖哩的慾望...

油脂肥美的豊後青花
片片烘烤的たんや牛舌

百菜旬的香甜米飯青花燒烤,たんや的獨到咖哩餘味纏繞,讓我們回味許久博多一番之味道!

2011年12月28日 星期三

iPad 好用 ... 嗎?

前兩天一位老同學說她被同事問到:「iPad 適不適合拿來工作?」她想起上次來花蓮的時候看到我隨身帶著,好像不錯用的樣子,就把這個問題轉給我來回應。

上週末朋友家聚會,一位醫師朋友說「我覺得 iPad 不好用!」
我問她:「怎麼個不好用?」
她回說:「每次都被我女兒拿去玩,我都沒機會用!」
我開玩笑說:「那不是它不好用,而是太好用!」

iPad 到底適不適合拿來工作?

先說說我的使用感受:
  • 好處是「可以更有效地利用零碎時間(比如:等車、搭車)」及「不必永遠被綁在辦公室裡工作(我被綁在辦公室裡的工作效率很低)」,使得整體工作效果提昇。
    • 我這裡講的「整體工作效率提昇」只是自己跟自己比,使用 iPad 之後的我比起之前的我效率提昇了,不代表比起別人來效率有更好。
  • 壞處是「隨時得拿著一個不算方便的東西」以及「輸入速度變慢很多」。

這個壞處是任何人使用都會感受到,但好處卻只有和我一樣「被綁在辦公室裡的工作效率很低」的人才會感受到的,所以我認為 iPad 對「喜歡在辦公室裡工作的人」來講是「很可能沒有好處」。
    • 當然可以隨時隨地拿來娛樂放鬆心情,這點應該算是有好處。

用 iPad 來工作我現在是很習慣也覺得很不錯,不過剛開始的時候「打字習慣不一樣」這件事卻也花了一些時間才適應。最主要不適應點是「鍵盤的手感」不見了,所以盲打很容易出錯,我想越是習慣鍵盤打字的人可能會越是受不了這件事。適應之後倒也還行,輸入速度是下降不少,但也許是因為這樣在寫文章的時候腦子反而比較沈靜,較少出現「這一句打完字下一句還沒想出來」的情況。雖然每一個字的輸入速度下降不少,但是腦子卻比較能邊寫邊思考而能夠接連地想出句子,就寫一篇文章來講速度的下降並沒有那麼多,至少對我而言是這樣的。另外有一件不算是什麼好處的事情,只是我在傳統鍵盤無法做到,就是「單手打字(非慣用手也行)」。可以單手打字是因為平板電腦的軟體鍵盤寬度夠小,一隻手有辦法掌握全部按鍵,即使是非慣用手也可以。

如果妳/你跟我一樣想買 iPad 用來做正事,這裡有一點小提醒:

目前(2011/12)而言 iPad 已經有不少 Office 軟體,幾乎每個版本也都宣稱可以編輯 MS Office 檔案,只是功能上不見得完整。以我自己使用的 QuickOffice 來說,是可以編輯、儲存 MS Office 檔案,但顯示出來的結果並沒有和 Windows 版本一模一樣*,且只有基本的格式可以操作,若要顧慮兩者間的相容性則常常無法完成 100% 的工作,總有一部分得在一般電腦上完成才行。

* 雖然顯示結果沒有一樣,存下來的檔案倒是完整沒問題的。

其實當初買平板的時候並不是要買 iPad,而是 Google Android 系統的平板,理由之一是因為想買平板的念頭是在使用 Google 手機之後才有的,那時已經使用 Android 有一段時間,很習慣也很喜歡。理由之二是自從 12 年前換用 Linux 之後,一直到現在我都是以開放源軟體為優先考慮(除了工作上必須配合他人的事務之外),自然是先想到 Google 而不是 Apple。

雖然我對開放源軟體有偏好,但在幾年的小筆電加上智慧手機經驗之後,漸漸覺得這種可隨身攜帶的東西「移動性」是比較重要的。因此打算買平板的時後是把「移動性」及「可以做正事」兩點列為最高考量因素,軟體系統是否為開放源卻放在這些之下。

要有移動性就一定得「一整天不必充電」,這是從之前的筆電使用經驗得到的結論。

而要可以做正事的話,就得考慮輸入方式的舒適性與習慣性。

網路上搜索一陣,認定變形金剛是我的首選:電力夠持久,又有類似小筆電的鍵盤可以不必重新適應。不過當時距離變形金剛上市還要等幾個月的時間,等待的期間每次經過賣場就會進去摸一下 iPad,越摸越覺得它的鍵盤按鍵夠大,「鍵隔」也夠明顯,用起來不會覺得侷促,這點是很喜歡,不過幾次摸下來也逐漸找出一些會想挑剔的地方。首先是鍵盤用起來完全失去手感,按起來就是怪怪的!其次是數字鍵得先按一下「.?123」這個按鍵才會出現,和現有習慣完全不同;再加上手寫輸入無法像 Android 系統一樣同時辨認中英文,要輸入中英文混在一起的句子時,總得多幾次切換輸入模式的動作,對我這種經常要中英文混著輸入,又喜歡用手寫的人來講的確是很不方便,這些挑剔就讓我更想要試試 Android 平板。

當時是覺得自己喜歡手寫,不過後來發現其實因為手機螢幕太小,我的粗手指加中花眼根本無法使用它的軟體鍵盤的緣故。

同學之中不少人在這幾年內出現老花眼的初期症狀,我自己也有,只是因為還在中年,不好說是老花,姑且以中花稱之。

在幾款 Android 平板相繼上市之後,到賣場好好試用一下,很快就讓我做了一個決定:「我的平板要 4:3 的」,因為「16:9 的軟體鍵盤躺橫了太矮,站直了太窄」,按起來就是不順暢:輸入區要夠大,編輯區就縮到只剩兩行;編輯區要夠大,輸入區就顯得擁擠。而 4:3 的躺橫就很合我的手,不論手寫或按鍵輸入,輸入區和編輯區都有足夠的空間。

這麼一來當時就沒有別的選擇只剩 iPad 一款了,於是花一萬三買個第一代最基本款,一個月後換成 3G 版的。

雖然我現在是用得很習慣也過得去,但這傢伙在功能上畢竟太憋腳,還是想要換一個性能更好的。iPad 3 自然是會考慮,不過最近的 Android 平板也越來越符合我對「移動性」的要求,性能也都不錯,已經在想要換過去了。

  • 一代 iPad 的記憶體太少,只有 256MB,同時使用兩個軟體,甚至只是寫中文電子郵件的時候,常常出現因為記憶體不足而使得軟體突然關閉,造成未存檔資料流失的狀況。我相信它不是被設計來做正事的。二代還沒用過...
  • 不過即使不做正事,有時只是開啟一個多圖的網頁,也會出現程式突然關閉的情形,表示這樣的記憶體容量的確是不夠的。也許這就是蘋果的策略,讓使用者想要升級?
  • 還有一點是我本來覺得好玩後來卻很討厭的事情,就是游標的細部移動很不方便,因為沒有方向鍵。關於這點 Apple 其實設計了一滿有趣的替代方案:手指頭壓著不放一下子之後會出現放大鏡,然後左右移動手指就可以細部移動游標。這個方式一開始會覺得好玩,但久了會因為要花太多時間去定位而覺得厭煩,我是說很厭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