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8年12月6日 星期日

2,400 公里旅程

橫越美國...的一半

1998/12

從來不知道一個人開車三天會是什麼滋味;
從來不知道一個人開車跑了 2,400 公里會是什麼感覺;
從來不知道一個人開車橫越半個美國後臉上會是什麼表情。

西元 1998 年 11 月 29 日凌晨 0:30,我回到了學校宿舍,從波士頓一路開車,經過美國七個州,全程 1,500 英哩(2,400 公里),三天風塵,終於回到「家」了。這是在愛荷華州艾姆絲城(Ames, Iowa)住了近四個月後第一次覺得這裏是我的「家」。

稍早的 11 月 23 日,星期一下午 7:50,我飛抵波士頓,暫住朋友家。他們夫妻已經在那屋子住了五年,將房子佈置得很有「家」的感覺,很舒服。一出機場,對波士頓的第一印象就是:快。車子跑得快,人走得快,好像時間過得特別快似的,完全和艾姆絲這種鄉下地方不同,在愛姆絲的生活步調比起波士頓來是慢得太多了。

在波士頓的第一個晚上,和朋友在電視機前閒聊度過。星期二,將車子送去保養,然後搭地鐵到市中心區參觀。一到市中心,就被吵人的噪音攝住。現在波士頓市中心區正在建造新的高速公路,所以噪音大,交通亂,一點也不像是一個歷史之城應該給人的印象。下午到新英格蘭水族館(New England Aquarium)參觀,水族館的設計挺有趣的,中間一個大大的圓柱型水族箱,有數層樓高,參觀路線就沿著圓柱邊緣繞上去,可以從外圍繞上去,再從內圍繞下來,或者沿另一方向參觀。外圍有許多小水族箱,陳列各式各樣的水族,內圍就是貼著中間的圓柱型水族箱,裏面有非常多種類的水中動物,有些叫得出名,有些則完全沒見過。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美國龍蝦(American Lobster),從出生一個月到好幾年的都有。一個月大的才一公分長左右,三歲大的大約五公分長,而最大的卻可以長到三十公分以上!不知那已經是幾歲的蝦了。離開水族館前去看了場海獅表演,不過覺得沒什麼值得寫的。傍晚試了一下車,覺得車況很好,要開回家的成功機會非常大,就決定要把它開回艾姆絲。

晚上朋友帶我到中國城去吃海鮮,龍蝦、軟殼蟹、清蒸龍俐(據說就是比目),一盤只要 10 元;豆豉蒸蠔加干貝,一份 1 元;味道好,價錢也好。這是我在美國三個多月來第二次吃到像樣的中國菜,第一次是剛到美國時,在洛杉磯(Los Angeles)朋友帶我去吃的,自從到了艾姆絲後就沒吃過真正的中國菜了。我還記得剛到艾姆絲時每天試吃不同家餐館的中國菜,第三天吃到在桌上哭出來,艾姆絲根本沒有中國菜可吃!後來漸漸習慣,也比較知道哪一家味道較好。大抵上,在艾姆絲一餐 5 元以下的中國菜都很難吃。

現在其實有一家還不錯,不知道是我的味覺退化了還是餐館長進了?

高高興興地吃完海鮮大餐,總共 52 元。哇!三盤海鮮加三份蒸蠔干貝只要 33 元,三碗白飯加一盤炒豆苗卻要 19 元!真是...。付完錢後,開著車到市中心觀賞一番。沿著波士頓的忠孝東路(我忘了路名了)欣賞別緻的櫥窗,體會美國奢華的生活面;也經過麻省理工(MIT)、哈佛大學(Harvard)、 波士頓大學(Boston University)等地,感受這個都市中的學術氣息。不過這裏的大學都沒有大大綠綠的校園,只有一幢幢的建築,以及行色匆匆的學生,我不喜歡這樣的學校。比較起來,我還是喜歡像愛荷華州立大學(Iowa State University)這樣的鄉下學校。幸好兩年前沒有來波士頓大學讀書,就算來了也一定立刻轉到鄉下去。

晚上研究一下地圖,準備星期三一早上路,把這台車從波士頓開回艾姆絲。這台車是我一位大學同學的車,Honda Civic Wagovan 1.5,1989。她在州立紐約大學水牛城分校(SUNY at Buffalo)讀建築碩士,幾個月前畢業,現在回到台灣和老公女兒一起。在回台灣前開車到波士頓和這對夫妻見面,然後從波士頓飛回去。原本打算在這裡把車賣掉,但在回去前沒賣成,就托給這位朋友。後來一直沒能賣成,她也懶得再繼續,就從台灣寫了封 e-mail 給我,說我如果有興趣就想辦法把車從波士頓弄到艾姆絲。問了幾家專門搬車子的公司,最便宜的一家要 670 元,負擔不起。班上的美國同學建議我可以利用感恩節假期把車子開回來(我們學校在感恩節這個星期是整週都放假的,加上前後週末,共休息 9 天),我和好幾個台灣同學討論過,大部份人都覺得太誇張,因為台灣人雖然會開車的很多,卻很少有人曾經獨自一人開過這麼長途的。而且現在是冬天,萬一遇到大風雪被困在路上,可能得等個 24 小時以上才會有人來救援,如果能找到人一起同行會比較安全。要找人同行不容易,因為大家都早計畫好如何利用感恩節這 9 天假,所以我如果要將車開回來,就只能自己來完成。

有一位台灣同學說他曾經一個人開車到加拿大多倫多(Toronto Canada),再一個人開回來。他覺得一個人要完成並不是不可能,但要做好準備。他建議我要帶睡袋,巧克力等等,萬一被困在路邊這些可以維持一天以上。另一位在芝加哥(Chicago)的同學建議我帶行動電話,有事時可以立刻呼救。行動電話是來不及辦的了,但其它項目都可以準備得好。

風雪會是個問題,注意了一星期的天氣預報,發現東岸及中西部在感恩節期間要下大雪的機會非常小,這是難得的機會。事實上後來發現,這不只是難得,甚至是百年難得的機會!在芝加哥時看到氣象報告,說今年是九十多年來最熱的 11 月,打破 1905 年的記錄,百年以來難得有這麼熱的 11 月,就讓我給碰上了!

其實一點都不難得,過了五個感恩節,沒有一個是白色的。

但是還有一個問題,那台車已經有 9 歲了,它可以跑 1,500 英哩把我駝回來嗎?從電話上和波士頓的友人討論這個問題,覺得無法確定,最好的辦法是自己去試車。最後我決定買來回票飛到波士頓,試車後若覺得成功機會很大,就開回來;若覺得機會小於 50%,就直接飛回來。運氣不錯,買到一張 200 元的來回票,是 TWA 的飛機。於是我就在 11 月 23 日星期一下午啟程飛往波士頓。

星期三一早,朋友送我上 90 號州際公路,在上公路前向他們夫妻倆揮手,就開始了 2,400 公里的旅程。這條 90 號州際公路從波士頓海岸一路可到芝加哥。我預計星期三晚上到達水牛城(Buffalo),找旅館過夜,星期四一早去你家那掛破布(Niagala Falls)看一眼,然後一路衝到芝加哥,到朋友家過夜。星期五就休息一天,在芝加哥四處走走;星期六走 80 號州際公路到迪摩依(Des Moines),愛荷華州首府,再轉到 35 號公路就可回到艾姆絲。

看起來很簡單的行程,不至於迷路,問題是距離及行車時間。從波士頓到水牛城有 480 英哩(770 公里),若一路保持時速 65 英哩(104 公里),需要近 7 小時半才能到。 我從來沒有跑過這麼遠的路途,不知能不能辦到?上了 90 號公路,想著前方遙遠的旅程,心裏有股莫名的興奮,也許是因為從來沒做過這樣瘋狂之舉吧!從波士頓到艾姆絲,半個美國耶!連路邊的休息站都會引起我一探究竟的興趣。不過這種興奮的心情持續約 2 小時,之後開始覺得有點枯燥:只有一個人,無聊時沒人聊天,累了也沒人替換。這時就會想尋求一些刺激,開車時最大的刺激莫過於追求速度感了。

剛開始時,覺得對美國一切都不熟悉,不要給自己惹麻煩,保險一點還是照著速限走。在波士頓附近速限是 55 英哩(88 公里),乖乖的只開 55,卻發現後面的車一輛一輛往前衝去,於是我把速度加到 60,還是一樣一堆車超過我!不過為了不跟州警打交道,我決定維持在 60 就好(超過速限 5 英哩一般是不會被欄下來的)。兩小時後進入郊區,速限提高到 65 英哩(104 公里),自然我也把速度提高到 70 英哩(112 公里)。嗯,好像超車的人變少了,不錯喔!不過有點怪,好像我還沒超過別人的車耶?加快一點吧,75,80,85 (120,128,136)!喔,不妙,車子開始發抖,引擎開始怪叫!不行,這樣會回不了家呀!不能開太快,70 到 75 之間就行。

可能是久沒有跑,所以在 85 英哩就發抖怪叫,之後我曾經衝到 90 英哩,游刃有餘咧。

後來朋友訴我,這台車的速度表會灌水,實際速度大概要少個 6、7 英哩。

跑了近三個小時,過麻州(Massachusetts)西界(波士頓在麻州東邊靠海),進入紐約州境後,突然看到一張指示牌寫著「水牛城」,眼睛為之一亮!再看,天啊!還有 298 英哩(477 公里)!我已經開了好久了,怎麼還這麼遠啊!我能不能撐到水牛城啊?要不要繼續前進啊?想一想,如果現在回頭,還可以在波士頓多玩一天(我的回程機票是訂在星期五),說不定還可以到紐約市去看看。嗯,不錯的主意耶。可是,都已經開了快 200 英哩(320 公里)了,何不繼續下去看能跑多遠呢?嗯,拿不定主意,車子還是繼續前進。不久後,又看到水牛城,280 英哩,還是拿不定主意。水牛城,270 英哩、260 英哩。真討厭ㄝ,到底要回頭還是繼續啊?哦,已經 250 英哩啦!嗯,在猶豫中一下子就前進了 40 英哩了嗎!嗯,應該可以做到吧?再想想,如果現在回頭去波士頓或紐約市玩一天,那不過是一般遊客的玩法,沒什麼特別的,幾年後可能就忘得一乾二淨。但如果真能開過半個美國回到艾姆絲,那肯定是我這輩子都不會忘記的經驗!

好,繼續前進!

事實上沒過多久還不是忘的差不多,就只記得一直在開車,無聊得很。說不定去紐約市玩記住的還會多一些?

油門一踩,車子更往前衝。這時想到出發前朋友特別叮寧,這台車是掛紐約州車牌,在紐約州境內要特別小心,別被州警欄下,出了紐約州就比較無所謂。嗯,不要跟州警打交道,保持時速 70 英哩吧。一路上看著指示牌,數著哩程,遇到休息站就進去休息,肚子餓了就在休息站吃飯,將近三小時後來到了雪城(Syracuse)。很好,再兩小時左右就可以到水牛城,雖然已經天黑,但就快到了,加油。從雪城到水牛城還有 150 英哩左右,由於整天都沒有看到州警,加上已經有點厭倦,只想早點到達水牛城,早點休息,這一段路我都將時速維持在 75 英哩以上。晚上十點半左右到達水牛城附近,下交流道找了一家旅館進去睡了一覺。

星期四早上 7:30 起床,梳洗妥當就出發前往你家那掛破布。一路照著指示牌前進,很快就到了有一堆寫著 Niagala Falls 招牌的地方。嗯,看起來這裏就是瀑布邊了吧。可是,瀑布在哪裏呢?豎起耳朵來仔細聽,咦!怎麼都沒聽到水聲啊?怪了,這裏不就是瀑布旁邊嗎?找個地方停車,把地圖拿出來仔細研究,啊!這裏並不是瀑布所在啊!可惡,居然騙我到這裏來,太可惡了。照著地圖上的描繪,我上了 190 號公路,一路往北開。奇怪,也沒看到 Niagala Falls 指示牌啊?按照地圖是走這條路沒錯啊!走著走著突然看到一塊指示牌寫道:

「美國境內最後一個交流道」
「前進加拿大」

啊!往加拿大去啦!這不對吧!瀑布到底在哪裏啊?真是的,已經花掉我快一小時卻還沒找到瀑布,再耗下去今晚可就到不了芝加哥了!

「走吧,別理瀑布了,以後還有機會來的。萬一今晚到不了芝加哥就不好,你已經沒錢住旅館啦!」
理性的聲音在勸我衡量輕重。

「不要!都已經到這裏,我就是要看到瀑布才肯走!」
倔強的脾氣在這裏卻是不肯讓步。

沒辦法,就是這倔強的脾氣讓我現在還在唸物理啊!

繼續找吧。

沒多久後,果然找到了瀑布(我已經不記得如何找到的了),滿心歡喜得過去一看,哇!真失望啊!完全沒有電視畫面或者月歷照片那股氣勢,看起來一點也不像是最大的一塊破布!

ㄋㄚˋ ㄝˇ ㄚ ㄋㄝ~~~

從美國這邊看 Niagala 瀑布完全沒意思,幾乎都給檔住了!若從對面加拿大那邊來看,應該會好很多吧?至少很多照片都是在另一邊拍的。不過我沒有加拿大簽證,不能到對面去,就這樣走過去說不定會給「驅逐出境」。沒辦法,照了幾張相片當做來過的見證,準備繼續上路。

其實我到現在還是不確定我當時有沒有到真正的瀑布邊?因為那天正好是感恩節,一隻人都沒有!
更悲的是,那幾張照片都只照到一片白茫茫,啥也看不見!唉,你聰明嘛~~~

再回到 90 號公路時已經接近中午,看樣子半夜以前是到不了芝加哥的。在紐約西邊州境前的休息站撥了個電話給芝加哥的朋友,告訴他現在的狀況,他勸我在路上找旅館過夜比較保險,我回答我會看情形,並會再給他電話。當時我身上的現金並不多,扣掉當天的油飯錢就所剩無幾,要住旅館得再領錢出來。看狀況吧,反正休息站裏都有提款機,總能領到錢的。

後來我還是一路衝到芝加哥,因為沿途經過三個州的休息站裡都領不到錢!

出了紐約州境,進入賓州(Pennsylvania)之後開始變成免費路段。之前從波士頓一路到紐約州的西邊都是收費路段,長約 470 英哩(約 750 公里),共收了約 14 元,比台灣便宜許多。一進了免費路段就可明顯感覺出收費和免費的差別:有收錢的跑起來平坦多了。這段免費路段是沒有路邊休息站的,所有的加油站、餐館、廁所都在出口外,若要使用必須下高速公路才行。我嫌這樣子麻煩就一路不停地開,一口氣直衝到俄亥俄州的克里夫蘭(Cleveland, Ohio)去。這段免費路段說長不長,說短也需要將近三小時(約 200 英哩)。過克里夫蘭不久 90 號和 80 號公路接在一起,又是收費路段。由於今天預計要到芝加哥,從水牛城到芝加哥將近 560 英哩(約 900 公里),至少得撐個 10 小時以上,所以就儘量少休息多趕路。這台車雖然已經不年輕,倒還挺耐得住,一路走來都沒毛病,倒是開車的人快要挺不住,不休息不行了。過了克里夫蘭開始就一路走走停停,睡了幾次,進入印第安納(Indiana)州境時已經天黑(這一帶現在下午四點半太陽就下山),隨便在休息站吃點速食,又一路走走停停,到印地安納西界前的休息站時已經晚上 10:30,這時的我再也撐不住,非得睡覺不可。撥了個電話到芝加哥,告訴朋友今天到不了他家,掛上電話就鑽進睡袋在後座睡覺。本想先休息一下再起來找旅館,一起來時發現已經凌晨三點半!找旅館不划算,乾脆慢慢前進吧。就這樣一路碰到休息站就睡,睡醒了再開,在早上七點左右到了印地安納州界。休息站裏吃了麥當勞早餐,再撥電話到芝加哥,確認兩小時內可以到他家,就一路衝進芝加哥。

一進芝加哥,哇!好寬的路,好多的車啊!已經記不清有幾線車道,只記得所有的人都在超車:前面的車越開越遠,兩邊的車呼呼地往前衝,後面的車拼命換車道要超前!突然有點回到台北的感覺。雖然速限只有 55 英哩,每個人都開到 70 英哩以上,不跟著快也不行,萬一被後面的追撞就不妙。在車陣中穿梭尋路,不久後就到了朋友家。芝加哥附近的交流道有點花,需要一直注意該走哪一車道,否則可能會錯過。

朋友一個人住在芝加哥郊區,滿舒服的房子。好好洗個澡後本想睡個覺,但實在是太累,反而睡不著,乾脆和朋友出門。中午吃中國菜 buffet,一個人只要五塊半,比我們艾姆絲的 King Buffet 或 China Buffet 還便宜,口味也比兩家都來得好。下午參觀他工作的地方(全美最大的同步幅射中心),及他的實驗室(在西北大學物理系),之後去逛書店。他帶我到一家很大的 mall 去,真的很大,停車場裏停了密密麻麻的車,數都數不清有多少輛。出了書店後他問我想去哪逛?

「湖邊。」
「好,走。」

開著車,朋友一路指著芝加哥有名的建築向我介紹,哪一幢是最高的,哪一棟是最受歡迎的,哪一支有什麼特色等等。到了湖邊,放眼望去看不到對岸。

「哇,這個湖像海一樣了嗎!」
「當然啦,這個湖大到可以把台灣吞進去咧!」
「不愧是五大湖之一!」

晚上到中國城逛一圈,買了半隻鹽水鴨,回到他家胡亂搞些東西吃,那隻鹽水鴨的味道還挺不錯的。吃完飯躺在沙發上看電視,沒一會兒就睡沉了。回到艾姆絲之後和一位馬來西亞學生談起芝加哥的中國城,他說「馬來檳城」可以試試,口味很接近馬來食物,下次再去時可以嚐嚐。

星期六中午吃過午飯再度上路,從芝加哥回到艾姆絲約 360 英哩(570公里),五小時左右的車程。想到已經走過不止 1,100 英哩,覺得這區區 360 實在不算什麼,帶著輕鬆的心情上 80 號公路,就等著到家。不過呢,也許是前兩天太累,也許是覺得快到家心情特別放鬆,原本預期這段路是最容易的,沒想到卻覺得特別累!上路沒多久就在休息站睡著,醒來時已經是一小時以後的事。「反正快到家了,不需要趕路,無所謂。」就一路慢慢朝著迪摩依前進。走著走著,覺得越來越熱,把暖氣關了,還是熱。真奇怪,十一月的中西部居然會熱到這種地步!想起早上看到氣象,說今年的十一月是中西部百年來最熱的十一月,還真不是蓋的,熱到我渾身流汗耶!不行,太熱了,得開冷氣。很誇張吧,十一月底在芝加哥居然會熱到要開冷氣!沒有下大雪就已經很奇怪的了!按下冷氣開關,準備接受一股清涼。咦!怎麼還這麼熱?摸摸出風口,天啊!沒有冷氣!真是@#$%…

今年的天氣實在是反常,十月底時異常地冷,今年第一場雪還提早到來;現在卻又莫名其妙地熱!照常理在感恩節附近中西部至少要下一場大雪才對的,現在的我卻是熱到汗如雨下,苦不堪言。不過,熱苦雖然難熬,總好過被冰雪困住,萬一下場大雪,把我困在路邊,那我還真不知道該怎麼辦呢!現在雖熱,總不至於熱出病來,若被大雪困住一天以上,說不定會連命都不保,還是應該感謝這樣的熱天才是。

感謝熱天,感謝熱天。

在這裡住了四年,從來沒有在十一月看到大雪!恐怕十一月下大雪才是反常吧。

好吧,熱雖熱,家總得回,路總得走,看到指示牌上寫著「迪摩依 250」,啊!只剩 250 英哩了,就快到家了!太好了,太好了!想到在印地安納境內第一次看到寫著迪摩依的指示牌時,竟興奮地怪呼亂叫,從來不覺得迪摩依這個地名會讓我感覺這樣溫暖。到家之前還在休息站睡了兩三次,回到艾姆絲已經是三更半夜。一進宿舍,頓覺渾身無力,只想躺下來睡個大頭覺,把數天來的疲憊都睡掉。行李往地上一擱,倒頭就睡,一直到第二天早上 10 點多才睜開眼。

星期日早上醒來,覺得這幾天恍如大夢,不禁懷疑自己是否真的飛到波士頓去把車子開回來?盥洗一番,走出宿舍大樓前往停車場,一台灰色喜美五門箱型車掛著紐約州車牌,靜靜地停在眼前,前檔風玻璃上方還有我出發前為防止漏水所貼上的膠帶,右前方車身有碰撞痕跡。沒錯,我是真的把它開回來了,不是夢。三天,2,400 公里,我完成了,它辦到了。

回來後整整累了三天,開眼闔眼都會看到一條無盡的公路伸在前方,完全無法聚起精神做事。第三天開始把整件事情寫下來,之後才覺得回到正常狀態。

現在我知道一個人開車三天會是什麼滋味;
也知道一個人開車跑了 2,400 公里會是什麼感覺;
不過我還是不知道一個人開車橫越半個美國後臉上會是如何,因為我沒看見自己的表情。

1998年11月11日 星期三

!!!

今天下午天氣大變,
陣陣狂風吹亂雪,
走在路上只覺陣陣刺痛,
只能把臉埋進大衣裏,
低著頭快步走。

天上還有幾隻不服輸的飛鳥,
硬是在大風雪中逆風而行,
看它拼命鼓翅,
有時卻只能停在原地,
真不知該笑它傻還是讚它英勇。

生平第二次見雪,
第一次的嚴冬,
離家數萬里,
在遙遠的國度,
一個人。

1998年11月8日 星期日

下 大 雪 了 !!!!

哇,下雪了!下大雪了!!
第一次見到下雪,好興奮啊!!
我剛才跑到外面去跑了一圈,看到雪下在身上,好高興啊!!